1月6日下午,2021年度“中信-CBMM吳寶榕鈮鋼獎學金”頒獎儀式于鋼鐵研究總院南院新材料大樓836會議室隆重舉行。中信金屬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金屬”)副總經(jīng)理兼總工程師郭愛民、高級顧問付俊巖、鈮產(chǎn)品業(yè)務部副總經(jīng)理王文軍,技術推廣經(jīng)理羅毅,鋼鐵研究總院(下稱“總院”)副院長葛啟錄、副院長兼特鋼院院長梁劍雄、工程用鋼所所長柴鋒、工程用鋼院總工程師雍岐龍、研究生院副院長鄧陳虹及四十余名研究生參加了頒獎大會。
頒獎大會分二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鈮鋼獎學金頒獎儀式,第二階段為學術報告會,頒獎會由鄧陳虹主持。頒獎儀式上王文軍博士首先介紹了鈮鋼獎學金及2021年的評審情況,他談到總院吳寶榕教授是我國著名低合金鋼、微合金鋼專家,也是我國鈮微合金化技術的開拓者之一。為鼓勵總院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在鈮微合金化技術研究領域做出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中信金屬于2005年與總院共同設立了“中信-CBMM吳寶榕鈮鋼獎學金”。16年來,已經(jīng)有229人次獲得該獎項,對推動鈮微合金化技術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本次獎學金經(jīng)過總院和中信金屬專家評審后,最終從19位申請者中評選出14位研究生獲得2021年度獎學金。梁劍雄副院長宣讀了2021年度“中信-CBMM吳寶榕鈮鋼獎學金”獲獎同學名單,我司和總院領導共同為獲獎同學頒獎并合影留念。會上,獲獎研究生代表馬啟林發(fā)言,他對我司和總院領導及老師表達了感謝,并表示將不辜負中信金屬和總院寄予的希望和鼓勵,繼續(xù)深入鉆研鈮微合金化技術,用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回報鋼鐵研究總院、回報社會。
會上,付俊巖先生滿懷深情的回顧了總院的輝煌歷史和在鈮鋼微合金化研究作出的重要貢獻,并希望同學們珍惜在總院這片“沃土”學習的機會,繼續(xù)參與鈮鋼領域的探索,為我國鋼鐵材料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應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最后,葛啟錄院長代表總院講話。他首先向中信金屬長期無私的支持表示了由衷的謝意,他指出獎學金的設立不僅僅是獎金,更是一種激勵和責任,鼓勵同學們珍惜機會,深入實踐和探索,在各自的科研領域做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他同時也向付俊巖先生等“老鋼研人”表達了深深的敬意。
第二階段學術報告會由雍岐龍教授主持,首先,我司王文軍博士作了題目為《鈮鋼物理冶金原理及應用進展》的報告,他從我國鈮科學技術發(fā)展歷程、鈮鋼物理冶金原理及新進展、以及我國鈮鋼工程應用成就三個方面圖文并茂地展示了四十年來鈮鋼材料科學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歷程和中信-CBMM在鈮技術應用中所作的一系列推廣工作。隨后,鈮鋼獎學金獲得者葉奇魯和李超同學分別作了題目為《NbC對高熵合金組織與性能的影響》和《含Nb高鈮鋼管道環(huán)焊接頭HAZ粗晶區(qū)的韌性影響研究》的學術報告。出席學術報告會的雍岐龍教授對匯報內(nèi)容進行了點評并就相關研究內(nèi)容及方向提出了深入的意見和建議,特別是他看到四十多年鈮微金化技術取得的研發(fā)和應用成果,有感而發(fā),結(jié)合自己數(shù)十年來一直從事微合金化的研究,作了《微合金化技術原理》的學術報告,深入淺出地講解將學術報告會的氣氛推向高潮,會議在經(jīng)久不衰的掌聲中圓滿結(jié)束。